linux常用运维工具

发布员1号 发布于 2021-02-06 73 次阅读


查看磁盘读写速度IO使用情况

yum install iotop

iotop

查看当前磁盘IO 读写

yum install sysstat

sar -b 1 10  #每1秒 显示 1次 显示 10次

Linux 3.10.0-1160.11.1.el7.x86_64 (Mon0001)     02/06/2021      _x86_64_        (8 CPU)

01:44:51 AM       tps      rtps      wtps   bread/s   bwrtn/s

01:44:52 AM     11.00      0.00     11.00      0.00    249.00

01:44:53 AM     59.00      0.00     59.00      0.00   1047.00

01:44:54 AM     21.00      0.00     21.00      0.00    400.00

01:44:55 AM     82.00      0.00     82.00      0.00  12988.00

01:44:56 AM     17.00      0.00     17.00      0.00    283.00

01:44:57 AM     13.00      0.00     13.00      0.00    281.00

01:44:58 AM     14.00      0.00     14.00      0.00    317.00

01:44:59 AM     16.00      0.00     16.00      0.00    345.00

01:45:00 AM     30.00      0.00     30.00      0.00    660.00

01:45:01 AM     22.00      0.00     22.00      0.00    347.00

Average:        28.50      0.00     28.50      0.00   1691.70

tps: 每秒向磁盘设备请求数据的次数,包括读、写请求,为rtps与wtps的和。出于效率考虑,每一次IO下发后并不是立即处理请求,而是将请求合并(merge),这里tps指请求合并后的请求计数。

rtps: 每秒向磁盘设备的读请求次数

wtps: 每秒向磁盘设备的写请求次数

bread: 每秒从磁盘读的bytes数量

bwrtn: 每秒向磁盘写的bytes数量

用法例子

当前所有核心的数据显示。

#sar -P ALL 1 1

每隔1秒记录CPU的使用情况,直到11点02分,数据将保存到/opt/cpu.log文件中。(-e 参数表示结束时间,注意时间格式:必须为hh:mm:ss格式)

#sar 1 0 -u -e 11:02:00 > /opt/cpu.log

每隔1秒记录内存使用情况,直到11点02分,数据将保存到/opt/memory.log文件中。

#sar 1 0 -r -e 11:02:00 > /opt/memory.log

每隔1秒记录网络使用情况,直到11点02分,数据将保存到/opt/network.log文件中。

#sar 1 0 -n DEV -e 11:02:00 > /opt/network.log

附注:

一般格式:

sar [ options... ] [ <interval> [ <count> ] ]

常用选项:

-A :包括绝大多数选项。

-b :报告I/O和传输速率统计。

-B :报告分页统计。

-c :报告进程创建活动。

-d :报告每个活动的块设备。(指磁盘)

-e [ hh:mm:ss ] :设置sar命令执行的结束时间,时间为24小时制格式。

-I { irq | SUM | ALL | XALL } :报告给定中断的统计。

-n { DEV | EDEV | NFS | NFSD | SOCK | ALL } :报告网络统计。

-P { cpu | ALL } :报告每个处理器的统计信息,可以统计指定或全部处理器。

-q :报告队列长度和平均负载。

-r :报告内存和交换空间的利用情况统计。

-R :报告内存统计。

-u :报告CPU利用率。

interval :两次输出之间的间隔时间。

count :按照这个时间间隔统计的次数。

Ps. tar命令的-o filename参数可以生成文件,但是是二进制文件,还得用-f filename命令才能打开。所以,这里不推荐使用。而用了输出重定向。